射砂造型目前主要有熱法覆膜砂造型(俗稱熱芯盒)以及冷法樹脂砂造型(俗稱冷芯盒)兩種工藝。兩種工藝主要區別于所選用的型砂及相應固化方式的不同,對于造型設備來講,在工作原理及結構上無太大區別。即通過射芯機(或殼芯機)將型砂高壓射入芯盒型腔內,固化后開模獲得堅固砂的砂型(或砂芯)。通過這種工藝制型(芯)相比傳統粘土砂造型具有廣泛、明顯的優勢:
鑄件表面光潔度高,可達到ral2.5-25,尺寸精確(CT7-9),減少加工量、縮短加工時間;
型砂具有更高的流動性、通過氣壓射入型腔具有非常好的填充性,適合生產形狀復雜的鑄件;
砂型高強度、低發氣量、低膨脹收縮率,強度衰退慢,可用時間長,儲存安定性佳;
澆筑冷卻后渙散性好、震動清砂;殼型不起層、熱穩定性好。
生產效率相比粘土砂提高一倍以上,并且大大改善了鑄造車間的工人生產環境,在多品種小批量鑄件的生產優勢尤為明顯。
降低了勞動強度及操作工選用要求,射芯(殼芯)機操作工聘用女工居多,經簡單培訓即可勝任1-2個工位的造型工作。
近年由于我國高新制造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機械、汽車工業以及機械產品出口增長的推動,越來越多的鑄件對砂型的強度、壁厚、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有些外商在訂貨時指明使用射芯(殼芯)工藝生產鑄件,傳統的粘土砂造型和油砂制芯已經無法滿足對高標準鑄件生產要求。使得樹脂砂射砂造型工藝獲得快速發展,廣泛用于汽車缸體、缸蓋、進氣歧管,各類管件、泵體等各種復雜鑄件的生產,大汽車廠將汽車缸體中元捧芯、變速箱體芯從呋哺樹脂砂改為覆膜砂殼芯,質量高且存放性好,內燃機工業競相使用,年產量已近20萬噸。可見樹脂砂射砂造型工藝及裝備高峰應用時期
在此對熱心盒及冷芯盒兩種工藝優勢及不同做詳細比較,以供用戶參考選擇;
使用成本:熱芯盒工藝所使用的覆膜砂是指砂粒表面在造型前即覆有一層樹脂膜的成品砂,通過電熱管對金屬模具(即芯盒)加熱并保持在200ºC以上,使射入芯盒內的型砂表面的樹脂融化后再融合以達到整體固化的效果。而冷芯盒工藝用戶可使用混砂機自行混制樹脂砂,以三乙胺氣體為催化劑吹入芯盒使型砂固化。因此,冷芯盒工藝所型砂采購成本低,且作為催化劑的氣體相比電加熱也有更高的經濟型,相比而言冷芯盒工藝在使用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
投資成本:采用冷芯盒工藝不可避免的要購置冷芯盒專用樹脂砂混砂機及三乙胺氣體發生器,要一次性增加50%以上設備投資成本。
造型質量:通過冷芯盒工藝制成的砂型(或砂芯)在強度上要低于熱心盒工藝,且可用儲存時間相比要斷,但以上兩種性能仍遠遠高于傳統粘土砂型、芯。通常在使用中差異并不明顯。
使用效率:冷芯盒工藝在固化時間上遠遠高于熱心盒的加熱固化,能極大縮短造型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適用范圍:熱芯盒所使用的覆膜砂為干砂形態,相比混制的樹脂砂具有更好地流動性,在射入芯盒型腔時具有更好地填充型,因此更加容易制作形狀復雜的砂型,而冷芯盒則需要更高的模具加工工藝。